网站首页
INDEX
意见留言
LIUYAN
本站导航
SITEMAP
   QQ空间留言代码新闻中心-这里有丰富多样的免费QQ空间留言代码-时尚个性QQ空间留言代码 收藏到QQ书签
关于巴以冲突问题

  QQ空间留言代码-时尚非主流空间留言代码.QQ空间留言代码是时尚潮人世界.本站致力于分享发布最新最个性的QQ空间留言代码、非主流空间留言代码、个性空间留言代码.为你准备了最时尚的QQ空间精美素材、QQ空间留言代码、QQ空间彩色留言代码、QQ空间留言代码.请您经常关注QQ资源站┆QQ空间留言代码站.我们将为你的个性QQ空间而不断努力!

QQ空间留言代码使用:查看留言效果点击下面效果浏览网页查看。 步骤:复制代码→进入浏览网页→在方框区Ctrl+V粘贴代码→下方自动出现留言效果。效果预览:http://www.psahz.com/qqkongjian/yulan/使用方法:直接复制以下代码发表到QQ空间留言中。代码如下:

  巴勒斯坦问题的出现,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当时,政治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犹太人涌向巴勒斯坦,并声称他们对巴勒斯坦拥有“历史的”和“自然的”权利。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却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此过程中,两个民族相悖权利的撞击与冲突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到目前依然热点不断,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问题的历史渊源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强邻与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的情况。
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4000年在此定居的迦南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移居此地,并将此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人的土地”。
公元前1025年,同阿拉伯人、迦南人共同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后分裂为以色列(希伯莱语“与神摔跤”的意思)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占领了犹太王国,并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人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的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古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
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为了反抗罗马人的入侵,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但遭到失败并被大批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国,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到1918年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有不到6万,仅占当地居民的8%。
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长达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处境悲惨。中世纪欧洲各国是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它们视犹太教为导端邪说,并对犹太人实行种族歧视、迫害以至屠杀。犹太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了空前的劫难,欧洲有近千万犹太人流离失所,被纳粹投入集中营或工厂强迫劳动,其中600万人惨遭纳粹屠杀,仅“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室和焚尸炉就杀害了约400多万犹太人。艰难的处境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催化剂,使犹太复国主义从一般的愿望发展成了具体化的政治性运动。
问题的形成历程
起初,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只是世界犹太人中的一个边缘运动,至多只是欧洲犹太人中的一种思潮,多数犹太人对此没有兴趣,甚至反对。犹太人不认同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犹太人包括一些著名人士和领袖,意识到在巴勒斯坦复国必然伤害当地人民的利益,于道义不合,他们建议去寻找一块“没有人民的土地”,用来建立犹太家园。
但历史的发展并不总是符合理性和道义的。19世纪后期,沙皇俄国开始对犹太人屠杀,东欧各地也开始了反犹、排犹活动。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开始疯狂杀戮犹太人,迫使大批犹太人不得不加入到复国的行列。一些大国,包括英国、美国,为了推行对阿拉伯国家分而治之的策略,也纵容与支持了犹太复国运动。
1917年11月,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当年11月6日,英军入侵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巴勒斯坦属于正在与德国一起对英作战的卑斯曼帝国),并在一战结束后取得了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1921年,英国以执行《贝尔福宣言》为由,采取了传统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到1939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近45万,占巴勒斯坦居民总数的1/3。
在犹太人纷纷涌进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181号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平方公里,犹太国家面积14000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这样人口占巴勒斯坦总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拥有了近60%的土地。
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应借此大好时机以武力建国。1947年11月30日清晨,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的武装冲突。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
此后,又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土著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背井离乡,加入到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形成的巴勒斯坦难民行列;一部分在以色列本土上成为以色列的少数民族;大部分留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成了没有国家的被占领区居民。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成千上万阿拉伯人死于非命,约400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但巴勒斯坦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要求恢复合法民族权益和建立国家的斗争,从20世纪50年代的费达因(敢死队)到有纲领、有组织的巴解组织,直到1987年开始的全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大起义,巴勒斯坦人民的力量不断壮大。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不断的战争最终让阿方明白:以色列是不能被常规战争所消灭,以色列在战争中是越打越大。而以方也明白:不可能通过一次常规战争达到一劳永逸地解决自己的安全问题。双方终于意识到,谈判是唯一的出路。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勒斯坦人的组织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与以色列签订了奥斯陆协议,双方签署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开始了巴以和平谈判进程。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在遇到关键问题时,双方总要有一番较力,和谈的进程一波三折。
问题的关键所在
巴勒斯坦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其关键所在就是参加和谈的以巴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都是针锋相对的,是一种“零和博奕”——一方所得即为对方所失,双方可以让步的余地相当有限。这是中东和谈困难的一个实际情况。比如耶路撒冷问题,巴解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强调,没有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行使全部主权,就没有巴以和约,要求以色列应根据联合国决议把耶路撒冷同其他两岸地区一起归还巴勒斯坦。但是以色列方面表示,以只同意归还两岸和加沙的大部分土地,前提是以色列继续对东耶路撒冷拥有主权。而自奥斯陆协议以来的两次长期、大规模的巴以冲突的导火索都是由耶城纠纷引起的。
除了耶城地位问题,双方和谈的焦点有如下几个:领土如何划分、定居点前途、巴勒斯坦难民出路、水资源分配以及双方未来关系等。这些问题解决的如何事关巴勒斯坦能否顺利建国及将来国家的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巴勒斯坦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困难,这使它在与以色列的和谈中砝码较少。这些困难主要是:一、巴勒斯坦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几乎全部控制在以色列手中,所有的出入境口岸均由以色列掌握;二、巴的经济落后且畸形发展,严重依附于以色列,一旦建国,难以独立运转的经济将使巴的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出现空前困难;三、巴至今尚未建立独立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电力、燃料等战略能源完全控制在以色列手中,80%的淡水也受其支配;四、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这两块巴勒斯坦领土相隔数十公里,连接两地的安全通道若被以关闭,巴勒斯坦的正常运转将陷入严重的瘫痪。
同时,国际社会对巴建立实体国家的立场并不一致,没有形成统一的和强有力的后盾:惟一可以主导和平进程并能影响以色列态度的美国对此并不支持。“9·11”事件后,美国虽有积极表示,但缺乏具体行动,尤其是在反恐战争进行顺利的情况下,美国态度有所反弹;日本、俄罗斯、欧盟态度模棱两可,它们支持巴建立独立国家,但认为巴应先完成与以的和谈,避免单方面采取行动;阿拉伯和第三世界国家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但是这些国家也从现实出发,认为巴应争取以的认可。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来,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2002年3月29日,以色列向拉马拉的巴勒斯坦总部发动突然袭击。以军坦克和推土机摧毁了总部大门。从此后,以色列大打出手,全面军事占领了巴控区,目的何在呢?首先是“孤立”阿拉法特。据透露,包围阿拉法特总部只是以色列本次大规模军事计划中的第一步。围困阿拉法特总部的目的是要切断阿拉法特“与实施自杀性爆炸和武装攻击以色列人的恐怖分子的联系”。以色列一名情报官员得意地扬言:“阿拉法特想去洗手间都要经过我们批准。”其次是“瘫痪”巴勒斯坦。以色列此次出动4万人的大军,数百辆坦克,对巴勒斯坦大打出手。以军分别突入巴方城镇,搜捕巴武装人员,并强令15岁—40岁的巴勒斯坦男子接受“甄别”,大肆逮捕。第三是试图绕开阿拉法特,另搞一套“和平方案”。以军对阿拉法特总部发动进攻以来,以色列沙龙政府一直在制造舆论,试图绕过阿拉法特。3月30日,以色列政府发言人帕夫斯纳称:“阿拉法特从来没有脱下军装,他的左轮手枪就放在身边……”因此以色列希望找到一个“更理智、更温和”的人来代替阿拉法特。沙龙在讲话中更是赤裸裸地声称,他“不愿意再和阿拉法特进行任何谈判了……有许多巴勒斯坦人可以代替阿拉法特的角色。”但是,沙龙的“如意算盘”遭到舆论的一致批评。
在这场激烈的冲突中,美国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以军对阿拉法特总部发动进攻之前,以色列召开内阁会议时,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打来电话,以色列政府当时就向鲍威尔通报了有关决定。“是美国给以色列开了绿灯。”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负责人也证实了以色列副总理的说法。尽管阿拉法特的总部被以军枪炮打得火星乱迸,尽管联合国安理会3月30日通过140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从包括拉马拉在内的西岸巴控区撤出,但回到得州老家农场休假的布什总统对记者说,他对以色列的“自卫行动”表示“完全理解”,并向阿拉法特施压,要求被围困在地下室里的阿拉法特“作出更多的行动,清楚地表明不支持恐怖活动的立场”。
遭到以军的围攻后,阿拉法特已经同外界完全隔离。从3月3日开始,阿拉法特办公室内的一切设备都停止了动作,房间内的水和电都被切断,以色列士兵还不断用重机枪向办公楼扫射,阿拉法特处境非常危险。但是,危难中的阿拉法特毫不退缩。被困的第一天,阿拉法特一直没有离开电话机。他同十几位国家领导人通电话,请求他们为实现停火及和谈而共同努力。在通话间隙,阿拉法特还接受了采访。他坚定地表示,宁愿成为烈士,也不会离开巴勒斯坦的土地。
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进行的军事打击已经持续了12天,这几天的时间里,美国的表现颇有深意。一开始,美国并不着急。但是,沙龙打了7天之后,一直作壁上观的美国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布什有点着急了,4月4日,布什宣布派国务卿鲍威尔亲自前往巴以地区斡旋停火,这被认为是布什再也坐不住的一个标志;5日,布什在例行广播讲话中呼吁以色列停止攻击并撤军;6日,布什在会见英国首相布莱尔后公开敦促以色列从巴勒斯坦控制区“毫不拖延地”撤军,这是以军对巴勒斯坦发动全面围剿以来,布什首次给以方撤军施压;几个小时后,布什又亲自打电话给以色列总理沙龙,劝他认真对待这一“忠告”。美国为什么又着急了呢?最关键的一点是沙龙打个没完,将会打乱美国的战略部署。阿富汗战争得手后,布什想借机扩大“反恐”战争的打击范围,对付伊拉克。但沙龙却把炮口对准阿拉法特官邸,一炮接一炮,打个没完。这一打,打得国际社会齐声谴责,阿拉伯国家更是气愤难平,而沙龙还要扩大战争规模,还要把战火扩大到北部的黎巴嫩和叙利亚。再不收拾这个烂摊子,不但美国的“反恐联盟”得不到支持,抽不出手来打击伊拉克,就连自身的石油供应都可能出现闪失。
巴勒斯坦激进分子经常不断地制造针对以色列平民的爆炸袭击事件,激怒了以色列沙龙政府,失去了对阿拉法特的信任,甚至宣布他为敌人?为什么阿拉法特难以制止一起起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呢?阿拉法特自从接受并参与中东和平进程以来,已经多次声明反对暴力与恐怖。对于巴勒斯坦人制造的针对以色列平民的爆炸袭击事件,阿拉法特也多次表示强烈谴责,去年以来他还多次下令停火,但巴以冲突并没有就此停止。实际上,阿拉法特是在还没有正式宣布建国、巴民族权力机构还不是一个国家政府的情况下行使权力的。虽然长期以来巴民族权力机构一直是巴勒斯坦人民公认的合法代表,而且也一直是近十年来以色列各届政府打交道的对手,但由于巴民族权力机构不是一个正式的国家政府,因而也没有一个独立国家所拥有的整套国家机器,更没有一个独立国家所必备的威信和权力。正因为如此,巴民族权力机构虽三令五申,却无法阻止巴激进分子对以色列人发动袭击。巴以双方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阿拉法特没有掌握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器是巴以冲突不断的原因之一,阿拉法特现在迫切需要一个正式的国家机制来约束巴勒斯坦的激进组织。如果巴勒斯坦不能建国,如果巴民族权力机构不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政府,阿拉法特就难以约束巴勒斯坦的政治派别和个人。目前,阿拉法特只能依靠一个“似是而非”的民族权力机构,就连这个民族权力机构本身,也如同其主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样,是一个由抵制以色列占领的各种组织组成的一个混杂的“联合政府”。参加民族权力机构以及巴解组织的各个政治派别不仅相对独立,而且拥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势力和武装,它们的想法和目标自然也种种不一。拿巴解组织来说,它是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由8个背景各不相同的游击队组织组成的。由阿拉法特创造的“法塔赫”是其中最大和最有影响的一支力量,居于领导地位。巴解组织早在1974年的第7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就被确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迄今已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联系,并向8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和机构(包括联合国)派驻了代表和观察员,享受着外交机构的礼遇。尽管如此,巴解组织下属的各个机构仍是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面对这样一个庞杂的派系,阿拉法特即使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地控制全局。更让阿拉法特头痛的是那些在巴解组织之外的、不受其控制的激进组织,特别是伊斯兰运动(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等。这些组织一直从事抵抗以色列占领的活动,经常与以色列方面发生武装冲突,在巴勒斯坦群众中享有一定的威信,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这些激进组织长期以来反对中东和平进程,反对与以色列和谈,主张用武力解放巴勒斯坦领土,甚至要将以色列人“赶进地中海中去”。对阿拉法特领导的巴民族权力机构来说,哈马斯无疑是个“无法无天”的合作伙伴。在加沙、杰里科实施自治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和平进程,巴解组织必须遏制恐怖活动,确保定居点内以色列人的安全,否则以军就不会撤出约旦河西岸。为此,阿拉法特返回加沙的第一天,便称呼哈马斯的创始人亚辛为兄弟,并在全国委员会中为哈马斯及其他反对派留有席位。但哈马斯拒绝进入自治政府,认为巴解组织同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是背叛。哈马斯在以色列占领区乃至自治政府管辖地区大搞恐怖活动,对巴自治事业和整个中东和平进程造成不利影响。尽管后来在阿拉伯国家的积极斡旋和巴勒斯坦舆论的呼吁下,巴解组织与哈马斯举行了秘密会谈,双方初步达成协议,愿意共同努力防止持续不断的暴力活动,但因双方目标和主张不同,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哈马斯仍然不断进行恐怖活动。但是,目前惟一能够控制巴勒斯坦内部错综复杂局势的也就是阿拉法特了。然而,沙龙上台后不仅没有重视其作用,更不理解阿拉法特的难处,而是一味地强调以色列人的安全,肆意暗杀一些巴勒斯坦派别的领导人,要搞掉阿拉法特。2000年9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以军的军事行动造成了17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仅2002年3月29日采取“防卫墙”军事行动以来,以军就已打死了500多名巴勒斯坦人,打伤近2000人,并逮捕了4000多名巴方人员。尤其是出现了大屠杀的惨状,与此同时,数百名无辜的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激进分子的自杀性爆炸事件中死亡。持续不断的巴以流血冲突不仅没有给以色列人带来他们所期待的安全与和平,反而使以色列国内政治局势更加动荡,经济萧条加剧,社会矛盾激化。从经济现状看,以色列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的增长率是6.2%,而2001年却沦为-0.6%,仅当年第四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比前年同期下降了7.2%。2000年出口比前一年增长23.9%,而2001年的出口却下降了13%。旅游一向是以色列经济的支柱和外汇来源,由于巴以冲突不断,安全没保障,前来以色列旅游的游客锐减。2000年以色列旅游业比前一年增长了3%,而2001年到以色列旅游的人数比前一年锐减了51%,即从241万人降到119万人,旅馆入住率仅为10%,旅游收入减少了一半以上。同时,以色列航空业严重亏损,航空公司2001年在亏损一亿美元的基础上又减少收入9000万美元。外资锐减,内资抽逃。2001年以色列的外国投资从前一年的112亿美元锐减到39亿美元。国内资金也大量外逃,以色列货币贬值10%。失业率创新高,目前以色列有26万人待业,占劳动力人口的10.2%,仅2001年失业人数增加了20%,有十分之一的企业宣布破产。以色列贫富差距在西方世界是最大的,在以色列600万人口中,有15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路线图”为何难以带来中东和平
“路线图”计划是美国一手策划、由美欧俄和联合国共同推出的和平方案,旨在停止巴以流血冲突、在巴勒斯坦分阶段建国的基础上实现巴以两个国家和平共存。但是,巴以和平进程的历史证明,任何和平方案的初衷与现实发展之间总是存在着巨大反差。“路线图”同样并非医治巴以矛盾痼疾的灵丹妙药,很难指望它能够给巴以带来永久和平。
(一)“路线图”的由来及主要内容
2002年9月底,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当时的克林顿政府为促成停火,先后推出“米切尔方案”和“特尼计划”,但均与事无补。2001年春,以政府更迭,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出任总理;新上台的布什政府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巴以局势持续恶化。  “9.11”事件后,沙龙政府搭乘美国反恐战车,于2002年3月发动代号为“防卫墙”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和平进程趋于失控。国际社会多方斡旋:阿拉伯首脑会议通过沙特阿拉伯王储阿卜杜拉提出的“和平方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问中东,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问美国。同年6月,布什公布“中东和平计划”。7月,中东问题“四方机制”(美、欧盟、俄和联合国)在纽约举行会议,讨论巴政治改革等问题;9月,四方代表再次会晤并发表联合公报,明确要求在3年内分3个阶段解决巴勒斯坦问题;10月,美国正式向“四方机制”提交以布什“中东和平新计划”为核心、揉合其他方面相关内容的“路线图”计划草案,并派遣特使前往中东有关国家征求意见。12月20日,四方代表聚集华盛顿对该计划进行最后润色。但是,美国将巴实行政治改革、设立总理职务并组成新政府作为公布“路线图”计划的先决条件(实际是由于以色列要大选和美国忙于准备伊拉克战争),“路线图”计划一度被束之高阁。
“路线图”计划是一个分三阶段完成巴以谈判的和平框架:第一阶段(2002年年底至2003年5月底),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以进行安全合作,打击巴缴进组织针对以的恐怖活动,同时进行全面政治改革等;以方则撤离2000年9月以后占领的巴领土,冻结定居点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12月),重点是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第三阶段即此后至2005年两年内完成以巴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正式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其中,“先建国后谈判”是其不同于巴以以往方案的“最大卖点”。
(二)巴以双方的态度及实施过程
2003年4月下旬,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4月29日,巴勒斯坦在美、以的强大压力下组成新政府,阿巴斯出任总理。4月30日,美国和有关方面正式公布“路线图”计划,并将之交付巴以双方。巴方随即表示无条件接受,而以方则提出十多处修改意见,于5月下旬经内阁讨论后才批准接受。双方接受“路线图”计划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从巴方来看,经过3年的流血冲突,巴方损失惨重,自治区几乎全部被以军重新占领,经济上遭受重创,失业率高达56%,自治政府受到来自巴内部缴进势力、以色列和美国等多重压力,阿拉法特更被长期定点围困在拉马拉的总统官邸。因此,“路线图”被巴视为缓解内外压力的契机。对以方来讲,接受“路线图”也是现实的选择。持续的冲突已导致以经济濒临崩溃,军费增加,财政不堪重负,被人称之为“建国以来最糟糕时期”;接连不断的自杀性袭击使得以民众毫无安全可言。而且,在沙龙看来,由于“路线图”计划中没有规定巴勒斯坦的具体疆域,如果在谈判中能实现把巴勒斯坦国疆域限于75%的加沙地带和43%的约旦河西岸,对外安全通道由以方控制,不能拥有军队等,该计划也是目前解决巴以问题“最好的选择”。
“路线图”计划的推出无疑给长期陷入暴力旋涡的巴以冲突打了一针镇静剂,但其实施从一开始就充满波折,始终未能摆脱“自杀性袭击——报复——再袭击——再报复”的恶性循环。6月底,经多方斡旋,巴激进组织与自治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对以色列停火3个月;以方在撤出加沙主干道和约旦河西岸的伯利恒、以及释放在押巴勒斯坦人问题上与阿巴斯政府达成妥协。“路线图”计划正式开始落实。7月底,巴、以总理接踵访美,巴方获得美国2000万美元的援助承诺,以色列也在修建“隔离墙”等问题上受到美国的压力。
然而,8月19日,耶路撒冷发生公共汽车自杀性爆炸事件,以随即恢复针对哈马斯等巴激进组织领导人的“定点清除”行动。巴激进组织也相继宣布中止对以色列的停火。9月6日,巴总理阿巴斯辞职。10月5日,以色列为报复海法自杀性爆炸,出动战机轰炸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附近的“圣战组织训练营地”。“路线图”计划眼看着一步步被推向死亡。联合国安理会为此召开紧急会议,绝大多数国家代表对空袭事件表示谴责,并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通过落实中东和平“路线图”来实现整个中东地区的长久和平与稳定。7日,以库赖为首的巴紧急内阁诞生。但是,面对以、美和巴内部激进派别的三重压力,夹缝中的库赖内阁前景难料。同样,中东和平“路线图”也前途难卜。
从联合国多项决议到《奥斯陆协议》,从沙特王储的建议到“特尼特计划”,再到“米切尔报告”,国际社会多年间已经为巴以问题提供了足够多的解决方案,但却从来没有一项方案得到实施。2003年推出的“路线图”似乎也难逃此劫:“路线图”启动后举步维艰,流血冲突仍在继续。今后,“路线图”能找到新出路吗?
与其他和平计划相同,“路线图”无法把巴以之间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计算在内。有这样一幅漫画:巴勒斯坦人手持“路线图”文本,仰望高高筑起的隔离墙,喃喃自语:“图上没有这堵墙啊。”“路线图”计划没有涉及隔离墙,但隔离墙却成为和谈道路上的禁行牌。联合国报告显示,隔离墙建成后将影响6.8万名巴勒斯坦人的生活。
巴以对待“路线图”的立场截然相反,这为实施计划增添了难度。以色列提出14点保留意见,总理沙龙暗示可能采取单边行动;而巴勒斯坦则立即接受这份计划,称这是巴方“目前所能得到的最有利方案”。一个竭力“绕道而行”,另一个舍此无路可走,美国扮演的角色则是根据自身利益需要,适时把背道而驰的巴以双方拉回到“路线图”轨道上来。
与其他和平计划不同的是,“路线图”由美方主导。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调整中东战略,“路线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美方不会轻易放弃。即使美国白宫易主,“路线图”计划内容依然可望作为美国对待巴以问题的基本态度得到延续。
“路线图”能否走通,究竟是蓝图还是死路,将取决于美国的决心、巴以的配合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幻。
(三)“路线图”为何难以给巴以带来和平
巴以冲突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延续最久、矛盾最为复杂的地区冲突之一。巴以问题不仅是对同一块土地不可妥协性的争夺,而且凝聚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根深蒂固的民族、宗教矛盾,其错综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在双方积怨很深、缺乏信任,以及美国等国际力量推动乏力的情况下,期待一纸“路线图”就能实现和平的愿望,某种程度上无异于水中捞月。
首先,“路线图”计划先天不足,开局不利。巴以流血冲突已长达3年,巴停止袭击以色列和以撤军是任何恢复和谈和现阶段解决问题的关键。“路线图”规定第一阶段巴以实现停火,巴打击激进势力,以军撤出冲突发生后占领的巴自治领土,但除了巴必须“实施政治改革”(实质要架空阿拉法特)作为先决条件外,在如何实现停火和以撤军方面没有任何切实的保障。而且,“路线图”所规定的时间表从一开始就已严重滞后,原规定2003年5月完成第一阶段任务,而实际上到6月底才就停火和撤军勉强达成协议。从一开始,“路线图”计划的实施就表现出举步维艰。
其次,巴以接受“路线图”均为权宜之计,停火和撤军协议严重脱节。巴虽无条件接受“路线图”计划,但其内部在“停止起义”上远未达成一致,哈马斯等激进组织并不接受巴自治政府的节制;以对“路线图”计划提出多项保留,沙龙以拯救以经济为由勉强说服政府内部的强硬势力。与此同时,3年暴力冲突发生在巴激进势力与以之间,而6月底达成的停火与撤军协议则是由巴自治政府分别与巴激进组织与以政府 签署的。“路线图”计划开始落实后,正是巴激进分子接连不断的小规模骚扰和以色列方面坚持对巴武装分子的“定点清除”,一步步将“路线图”推向困境。
第三、美国和以色列坚持人为地排除阿拉法特。2000年7月,以、巴、美三方戴维营会谈失败后,以政府 开始认为,只要阿拉法特当权,以巴不可能实现以色列设想的和平。但事实证明,阿拉法特仍然是巴勒斯坦内部唯一公认的领袖和最有影响、控制力的领导人。美国和以色列无视这 一事实,人为地将阿拉法特抛在一边,拼命扶持没有牢固执政根基的阿巴斯,直接导致阿巴斯政府的失败。联合国、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一些外交官认为,“孤立阿拉法特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第四、美国对和平进程的需求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不强烈。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后,大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成为布什政府成功进行伊战后重建的“重要策应”,试图以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来缓解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在伊拉克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对伊政策开始在国内遭到越来越严历的责难,布什很难“分身分心”去推动“同样越来越棘手”的以巴和平进程。而且,2004年总统大选日益临近,美国犹太人势力在其国内政治中的影响力也日益显现,志在连任的布什显然不愿冒失去犹太人选票的风险为推动和平进程而向以方施压。没有了美国的“热情”参与,“路线图”计划自然就成了断线的风筝。
就巴以目前的状况而言,双方很难和平共处,但几十年来,双方谁也消灭不了谁,双方的事实存在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回避的现实。单靠巴以双方之间进行交涉,或者以暴制暴,一种可能的前途就是双方武力冲突不断,而和平却遥遥无期。
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有三种可能:一是以色列再出现一个像拉宾一样的人物,真正用“以土地换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与建国问题;其二是阿拉伯国家真正团结起来,全力支持自己的同胞,使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态势,从而保证巴勒斯坦人民利益;第三是期待能决定天平方向的国际力量来主持正义。回顾历史,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大国的介入一直对和平进程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美国是惟一可以左右以色列政策的国家。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多次中东斡旋无果而终,在实施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中也是困难重重,坎坷艰难,反映了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是表面调解,实际支持以色列对巴方的侵犯政策,这是导致巴以冲突不断并升级加剧的症结所在。

QQ空间留言代码,非主流QQ空间留言代码是时尚年轻的世界,我们致力于最新最个性的QQ空间留言代码,QQ空间免费留言代码,QQ空间4.0留言代码,天天更新最时尚的QQ空间留言代码
 

Copyright © 2008 - 2009 QQ空间留言代码,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QQ空间留言代码站
1024x768环境下显示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