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INDEX
意见留言
LIUYAN
本站导航
SITEMAP
   QQ空间留言代码新闻中心-这里有丰富多样的免费QQ空间留言代码-时尚个性QQ空间留言代码 收藏到QQ书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QQ空间留言代码-时尚非主流空间留言代码.QQ空间留言代码是时尚潮人世界.本站致力于分享发布最新最个性的QQ空间留言代码、非主流空间留言代码、个性空间留言代码.为你准备了最时尚的QQ空间精美素材、QQ空间留言代码、QQ空间彩色留言代码、QQ空间留言代码.请您经常关注QQ资源站┆QQ空间留言代码站.我们将为你的个性QQ空间而不断努力!

QQ空间留言代码使用:查看留言效果点击下面效果浏览网页查看。 步骤:复制代码→进入浏览网页→在方框区Ctrl+V粘贴代码→下方自动出现留言效果。效果预览:http://www.psahz.com/qqkongjian/yulan/使用方法:直接复制以下代码发表到QQ空间留言中。代码如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在上世纪的前半叶,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一战之后仅仅过了20年,德、意、日法西斯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为了建立世界霸权、奴役各国人民,把战火燃遍世界大部分地区,剥夺了许多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践踏人民的自由和民主,使人类文明面临着毁灭的深渊。这场空前浩劫,理所当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抗。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几十个国家结成了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互相合作,利用一切人力物力资源,同德、意、日法西斯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沉重地打击了法西斯侵略者,使其遭到彻底失败,并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反对法西斯的正义战争。这场战争使全世界人民空前觉醒,民族意识空前提高,大大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人类要和平,民族要解放,社会要发展,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一、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祸害最大的一次战争,从根本上说,这场战争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疯狂地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妄图用战争手段重新瓜分和称霸世界的产物。
(一)大战的酝酿和爆发
1、战争的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制度陷入全面危机的形势下发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反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不甘心战败的德国和对分赃不满的战胜国意大利及日本,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再度尖锐起来,而1929年——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为摆脱危机,德意日三个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先后走上了法西斯化的道路。它们在对世界无力进行和平分割的情况下,不惜以战争的手段,向英法美等殖民国家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企图改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世界格局,建立由它们主宰的国际新秩序。于是日本和德意相继发动局部侵略战争,并在东方和西方先后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加至英法美等国又实行怂恿侵略的绥靖政策,最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2、战争的序幕与爆发
大战的序幕。首先揭开这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最先举起反法西斯义旗的是中国人民。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驻军发动进攻。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当地驻军抵抗不力,仅4个月时间,东北三省即告沦陷。但是,当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组织抗日武装,驻东北的国民党部分爱国官兵也组成义勇军,坚持游击战争,不断打击日军。1932年以后,日军又进攻上海,南犯华北,中国人民和爱国军队先后在上海、热河、长城各口、河北东部、察哈尔北部和绥远等地抗击侵犯的日军,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并粉碎了日本分离华北的图谋。
在西方最先揭开二次大战序幕的是1935年10月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次年5月,埃国被意占领。但其人民一直坚持反意斗争。1936年3月,德国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开始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同年7月,德意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颠覆西班牙共和政府,把局部战争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德日意三国出于对外扩张和扩大战争的共同需要,开始相互勾结在一起。1936年11月,德日缔结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以后,意大利加入了这个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大战在东方的爆发。日本法西斯为消除实现其南进北进世界战略的背后威胁并取得战争基地,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部制造卢沟桥事变,武装进攻宛平城,中国军队奋起自卫。由此开始了中国长达8年的全国抗日战争,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爆发。“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不断增兵,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战略一举灭亡中国。7月底攻占平津,继而大举进攻华北,随后又席卷华东、华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奋起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形成了敌后和正面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先后进行了淞沪、太原、徐州和武汉等会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图谋,打乱了日本的世界战略,使其陷入了中国持久战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与人民树立了以弱制强的榜样。
大战在西方的爆发。大战在东方爆发之时,正是希特勒德国准备在西方发动大战之日。希特勒在完成重振军备之后,于1937年11月5日在军政首脑会议上宣布了德国发动二次大战的时刻表和夺取中欧战略要点的计划。1938年3月,德国实现了对奥地利的“不流血的征服”。9月,德国又压英法签订《慕尼黑协定》,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为了解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并建立进攻苏联的基地,德国在占领捷克后,立即将侵略的矛头指向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开始大举“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在西方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但是宣而不战。在德军的猛烈进攻下,波军经过一个多月的抵抗,终于失败。至此,大战已越出洲际范围,在欧亚两洲打起来了,并把中英法和德日等东西方大国卷了进去。
(二)大战的历史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爆发到结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轴心国的战略进攻;交战双方的战略相持和转折;同盟国的战略反攻。
1、轴心国的战略进攻
欧洲两线战场。德国征服波兰后,即往西线调集军队,准备向西欧进攻。为消除侧背的威胁并取得战略资源,德军于1940年4月首先进攻北欧,丹麦不战而降,挪威抵抗一个多月以后沦陷。5月10日,德军把侵略矛头转向西欧,很快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绕过“马其诺防线”而进入法国境内的德军,直插英吉利海峡。被迫退至敦刻尔克周围的英法联军,经9昼夜苦战,始从海上撤至英国。随后德军突破“魏刚防线”,攻入法国腹地。6月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并出兵法国西南部。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22日法国投降。德国击败法国后,遂于7月开始对英国实施空中进攻,但遭到英军顽强抵抗。经过3个多月的猛烈空袭,德空军始终未能夺取制空权,使其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一再推迟,以后实际上被取消。
为了加强相互勾结,德日意三国于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此后,又诱逼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加入了这个军事同盟。
欧洲东线战场。德军在击败法国后,即开始制定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在西线英国还没有被征服的情况下,德军又开始了东线作战。22日,德军在1800公里战线上分北、中、南三路突袭苏联,苏联军民奋起反抗。至9月底,北路德军已包围列宁格勒,中路德军进抵斯摩棱斯克,南路德军占领基辅,苏联西部大部国土沦丧。9月底,德军放弃三路齐头并进计划,集中兵力于中路,企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取莫斯科。苏军在斯大林的指挥下,以积极防御消耗和疲惫德军后,于12月6日转入反攻。次年1月8日又发起全线总攻,至4月20日,苏军向西推进几百公里。德军首次遭到重大挫折,其“闪击”战也由此宣告破产。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非洲战场。德军在横扫西欧的同时,亦把战火扩大到了东非和北非。1940年7月开始,意大利军队从埃塞俄比亚和利比亚境内,向英属索马里、肯尼亚和苏丹的英军发起进攻,取得一些战果。1941年1月,得到增援的英军展开反攻,大败意军,至5月20日,俘意军13万人,意属东非总督投降。
亚太战场。日军为摆脱在中国战场的困境,掠夺东南亚的战略资源,决定乘欧战正酣之机,抢占英法荷在亚洲的殖民地。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太平洋舰队。8日美英对日宣战。接着中、荷、澳、新等20多国对日宣战。11日德意对美宣战。至此,这次战争真正变成了有世界各主要国家参加的全球大战。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进攻。至1942年5月,日军相继占领马来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和新加坡、香港及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并一度控制了印度洋的制海权。1942年5月,日军准备进攻新几内亚东南重镇莫尔兹比港。当其舰队途经珊瑚海时,遭到美舰载航空兵的突然袭击。日军首次受挫,被迫放弃了对莫尔兹比港的进攻。于是太平洋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中国战场。早在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中日战争就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日本对华基本战略可为两段: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主要是急于“解决中国问题”,以便轻装南进。为此,侵华日军对正面战场主要采取经济封锁、战略轰炸和武装进攻等手段,配合政治诱降,压国民党政府屈服。国民党政府随着日军战略重点的转移和诱降方针的影响与人民抗日力量的壮大,开始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一面对日军的进攻进行防御作战,一面与日军秘密勾结,并制造反共磨擦和反共高潮,使正面战场出现了危机。面对当时的不利局势,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克服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倒退的危险,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局面,在1939——1941年中,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1939年冬季攻势、南昌、随枣,两次长沙、桂南、豫南、上高和晋南等战役。这些战役也是败多胜少。在敌后战场,日军主要是进行毁灭性“扫荡”,企图摧毁抗日根据地,以巩固占领区。敌后战场军民在中共一元化领导下,积极开展人民游击战争,1939——1941年,3年中共粉碎日军千人至7万人“扫荡”165次,并于1940年8——12月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给华北日军以巨大打击,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和欧洲战场的作战。敌后战场经常抗击半数以上的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主要试图利用南进初期的胜利“解决中国问题”,因而加紧了对敌后战场的“扫荡”,并准备进攻西安和当时国民党政府所在地重庆。敌后战场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战,1942年共粉碎日军万人以上的“扫荡”14次,度过了难关。正面战场正在这一年中,进行了第三次长城和浙赣等战役。在中国军民打击下,日军进攻西安和重庆的计划也宣告流产。
为协调各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中美英苏等26国于1942年1月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至此,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战争的相持和转折
苏德战场。德军在莫斯科受挫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计划,改取重点进攻。1942年7日,德军在苏德战场南翼发起夏季攻势,主突方向为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7月中旬,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苏军经过4个月的防御作战,稳住了阵线。11月中旬苏军转入反攻,1943年2月全歼被围德军。苏军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和二次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德军为了夺回战略主动权,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德军再次败北。至此,苏军已完成了根本转折,开始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北非南欧战场。为援救北非的意军,德军抽调非洲军团于1941年2月进入北非。德、意军重新组织进攻,大败英军。6月,德军把战线推进到了阿莱曼地区。英军经过3个月的准备后,于10月向阿莱曼地区德军发起新的进攻,击败德军,从而扭转了北非的战局。11月,英军联军登陆北非,占领法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从侧后攻击德军。在美英联军强大攻势下,德意军于1943年5月投降,非洲战争结束。
根据同盟国的协议,美英联军肃清北非之敌之后,开始进军意大利。1943年7月,联军在西西里岛实施登陆和空降作战。7月25日,墨索里尼被迫下台。9月联军横渡墨西哥海峡,在意大利南部登陆。9月3日,意大利与美英签订停战协定,并于10月13日对德宣战,至1945年5月,已将意境德军肃清。
亚太战场。日军在珊瑚海受挫后,转而于1942年6月进攻美军中途岛基地。日军再次受挫,损失航空母舰4艘,从而失去在航空母舰方面的优势。8月,美军主动进攻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经过半年的争夺战,美军于1943年2月占领全岛。从此美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完成了太平洋战争向战略反攻的转折。1943年下半年,美军在太平洋发动有限的岛屿进攻,进到马当港和布干维尔·吉尔地区。
中国战场。从1943年起,战场形势开始向有利于中国方面转化。敌后战场在“敌进我进”方针指导下,粉碎了日军的“总力战”,进入恢复和再发展阶段,并于同年秋在华北敌后揭开了局部反攻的序幕。正面战场在这一年中进行了鄂西战役和常德战役。中国驻印军亦于10月在缅甸北部开始了对日反攻。
3、同盟国的战略反攻
欧洲战场。从1944年起,同盟国从东西两线对德军展开全面进攻。在东线,一年中,苏军对德军实施了10次战略性打击,解放全部苏联领土,并进入东欧和南欧,配合所在地区各国抗德武装进行解放斗争,收复本国领土。在西线,美英等国军队于1944年6月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西欧国家相继获得解放。
亚太战场。1944年2月,美军兵分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两路,齐向菲律宾合击。10月,盟军开始进攻菲律宾的莱特岛,遭到日军顽强抵抗。与此同时,双方海军在菲律宾海进行了二次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盟军大胜。12月下旬,莱特岛上日军投降。接着,盟军又于1945年1——3月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并歼灭了该岛日军。此后,盟军又于3月和6月先后攻占了硫磺岛和冲绳岛,取得了进攻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
1944年4月至1945年初,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作战。由于正面战场抵抗不力,使日军打通了平汉(南段)、粤汉、湘桂三条铁路干线,但未能挽回其战略颓势。在日军向正面战场进攻的同时,敌后战场却向日军展开局部反攻,光复了大片国土。这不仅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而且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上的对日反攻。1945年上半年,敌后战场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正面战场亦进行了豫西鄂北战役和湘西战役,为展开对日全面反攻创造了条件。
在东南亚战场,盟军自1944年初向盘踞在印缅、中缅边境的日军发动进攻,8月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印度领土,1945年3——5月,肃清了缅甸境内的日军。
从1945年3月起,盟军加强了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
(三)大战的结局和影响
1、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为夺取战争最后胜利,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共同商议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建立战后国际秩序问题。会议决议有利于夺取战争最后胜利,但也表露出了某些强权政治的倾向。
德国的覆灭。1945年春,同盟国从东西两线向德军发动总攻击。2月,东线苏军包围柏林。3月,西线美英军队渡过莱茵河向德国腹地发展进攻。4月16日,苏军对柏林发动总攻击。4月25日,苏美先头部队在易北河畔会师。4月29日,突入柏林市区的苏军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畏罪自杀。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战至此结束。
1945年7、8月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市郊举行波茨坦会议,商讨处理德国、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理日本等问题。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以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的战败。1945年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波茨坦公告后,同盟国决心为击败日本、结束战争进行最后一战。8月6日和9日,美军分别在广岛和长崎各投掷了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出兵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号召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面反攻。敌后解放区军民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向华北、华中和华南日军展开进攻,并抽调大批兵力进入东北,直接配合苏军作战。与此同时,朝鲜、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人民,也参加了对日反攻。在同盟国的共同打击下,日军迅即崩溃。8月14日日本正式向中、苏、美、英四国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广播天皇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签署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和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
2、大战的启示和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战争。占世界总人口80%的人投入这场大战,先后参战国家达61个,战区遍及三大洲四大洋,参战军队1.1亿人,直接军费占各交战国国民收入总和的60——70%,经济损失达4万亿美元,战争中死亡人数达5000万以上。这次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人民的胜利,中国人民对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们防止和对付新的大战有多方面的启迪。法西斯主义、霸权主义就是战争,必须对其保持高度的警惕;要反对绥靖主义,及时防止局部战争特别是大国间带有争霸性质的局部战争,消除大战的隐患;结成最广泛的国际反侵略阵线,是制止和赢得大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只有全民动员,实行全民战争,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雄厚的综合国力,是取得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必须根据未来战争的特点,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才能有备无患,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次大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完成了世界由多极格局向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转变;二战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二战促使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而成为世界体系;二战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二战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科技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各种新武器和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引起了作战形式和作战方法的重大改革,出现了闪击战、大纵深作战、登陆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与方法。二次大战作为一场全球规模的空前激烈的战争,推动了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的发展。如强调运用综合国力指导战争的高层次战略即国家战略的应运而生;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结成反侵略联盟的新突破;战略突袭和预防战略突袭包括战争初期问题的普遍受重视;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理论的日趋完善;人民游击战争在反侵略战争中战略地位的提高,等等。这些都为各国加强国防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3、法西斯给人类带来大灾难
日本和德、意法西斯占领了亚、欧诸洲之后,便开始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和“欧洲新秩序”,实质就是血腥恐怖的法西斯暴政。
早在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时,日寇就开始屠城,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杀害我骨肉同胞30万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此后由于我国军民采取各种方式抗击日寇,尤其是1940年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凶焰,日寇便集中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实行最野蛮的“三光政策”,制造大批“无人区”,弄得“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在很多乡村、工矿,日寇对中国百姓进行集体屠杀,“万人坑”遍布全中国。尤其甚者,日本法西斯还专门设立“731”部队,把数以万计的中、朝、苏、蒙的抗日战士与和平居民抓去细菌试验,在日本的细菌武器战地试验中,就有20多万中国人被杀死。被抓来的中国人被染上鼠疫、霍乱和伤寒等疾病,然后在不用麻药的情况下活活地将其解剖,而且通常是从胸口切到腹部,以观察各种细菌对人体各部位的影响。据说至少有1万人被活体解剖。这一血泪史和民族恨在我国人民的心头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在东南亚占领区,日本法西斯用日本式的殖民统治取代美、英、法、荷等国的殖民统治,并美其名曰“从白种人的压迫下解放黄种人”。日军在占领马来亚(包括新加坡)时,屠杀了几十万人。日本侵略者还建立许多集中营和“劳动营”,强迫各国人民为其服苦役。臭名昭著的“死亡铁路”,就是由英、荷、澳等国战俘和亚洲各国劳工的白骨筑成的。为修建这条450公里的铁路,74000多名战俘和劳工惨死于热带丛林之中。日军还威逼数以万计的亚洲和荷兰的良家妇女充当军妓(所谓“慰安妇”),供其发泄兽欲,严重地伤害了亚、欧人民的尊严和民族感情。
希特勒的“欧洲新秩序”,同样是以血与火的语言写成的。为镇压各国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设立的绞架、集中营、焚尸炉遍布欧洲。纳粹的党卫队把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战俘和其他和平居民关进集中营,实行强迫劳动,然后分期分批送进毒气室处决,再由焚尸炉火化。所以,奥斯威辛、布痕瓦尔德、达豪、迈丹尼克这些地点,便成了纳粹杀人魔窟的同义语。在二战期间,惨遭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约有600万,加上战俘和其他和平居民,总数约为1200万人。仅被人们称之为“死亡工厂”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室和焚尸炉就杀害了约400万人。希特勒的党卫队还把成千上万名和平居民从各个占领区赶到德国去服劳役。至于德国法西斯在各个占领区剥夺人民的公民权利,限制人民的行动自由,掠夺资源财富,抢劫金银财宝和文化珍品,那就更是不胜枚举,罄竹难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已经熄灭50多年了。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今天,千万不能忘记那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国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作为后人,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奋斗。
二、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浴血斗争,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谱写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的辉煌篇章。
(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首先,中华民族的持久抗战,牵制了日本帝国主义“北进”的战略,有力地支援了欧洲战场苏联的卫国战争。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前,日本帝国主义就把征服中国及亚洲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1936年由日本参谋总部制定的《国防国策大纲》指出:“首先倾注全力迫使苏联屈服”,在“消除北方威胁之后,再以实力积极推行我国对南洋及中国之国策。”这一年8月7日召开的“五相会议”上公开地把进攻苏联、灭亡中国、争霸世界宣布为日本的基本国策。为了确保进攻苏联战略的实施,日本于1936年11月与法西斯德国签订了《防共协议》,积极准备发动对苏联的进攻。当时,苏联深感忧虑。然而,从1931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虽然喊得凶,却一直没有动手。除了苏联加强了东线的防务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在我国东北境内的侵略军,使其无法集中兵力对苏联发动进攻。据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同日伪军作战数千次,挫败日本侵略者上百次“讨伐”,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5年间,日本侵略者耗资14亿日元,损失了近17万军队。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把相当数量的关东军,也调到中国的其它战场。当1941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德国要求日本迅速采取联合行动,从东西两方夹击苏联,此时正是日本北进侵略苏联的大好时机,然而日军主力却深深地陷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之中,无力“北进”。斯大林正是在掌握了日本无力“北进”的确切情报后,下决心把39个师、12个海军步兵旅等共50余万人的兵力从东部西调,有力地支援了莫斯科保卫战。
其次,中华民族的持久抗战,推迟了日本侵略者“南进”计划,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夺取太平洋战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英等国家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是,西方有些史学家却忽略了中国在太平洋战场上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这是不公道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清楚地告诉人们,中国战场自始至终承担着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力,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盟军的作战行动。1941年底,日本的总兵力已达到240万人,其中海军约30万人,海军的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一部分被拴在了中国战场,而其210万陆军除40万留在本土之外,有130万在中国战场上疲于奔命,能够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的陆军兵力仅有40万人。就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盟军作战最激烈、最危险的日子里,日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被死死地“钉”在了中国战场动不得,使其“南进”计划一拖再拖,从而使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渡过了最危险的时期。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第三,中华民族的持久抗战,还直接支援了邻近国家的抗日斗争。1941年到1942年初,日本侵略者向缅甸等地的英军发动进攻。当时,英国政府要求中国政府出动军队协助。美国也积极赞成中国出兵缅甸作战。1942年1月,中、英、美、苏、荷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共同对德、日、意轴心国作战的宣言。中国军队入缅作战。这一年的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开赴缅甸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历时3年多的入缅作战中,共投入兵力16万余人,解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第一师7000多人,恢复了缅北大小城镇50余处,消灭日军5万余人,有力地支援了盟军的英印兵团,使其能迅速收复曼德勒地区,配合盟军完成反攻缅北的任务。
(二)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以苏联为主的欧洲各国承担了抵抗德、意法西斯的重任,而中国,则是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中国的抗日战场开辟最早。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华民族就投入到局部抗战之中。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驻上海的中国第19路军等部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奋勇抵抗日军对上海的进攻。驻华北的中国第29军、第17师等部,打击了向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进犯之日军,进行了著名的“长城抗战”。冯玉祥将军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成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七·七”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欧洲战场直到1939年9月才开始对德国法西斯的抵抗,至于太平洋战争,则迟至1941年12月之后才爆发。在此之前发生在中国战场上的抗日战争,有效地遏制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推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间。
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时间最长。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国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先是局部抗战,尔后是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在这漫长艰苦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在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不但没有一刻停止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而且逐步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从分散抵抗到团结御敌,由防御、相持到战略反攻,最终取得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胜利。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在这次战争中经历这么长时间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战场牵制和消灭日本法西斯军队最多。中国战场是抵抗日本侵略者最广阔的战场,也是与日本侵略者作战最激烈的战场。在中国,日本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在华北,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太原保卫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歼敌千余人;“黄土岭之战”歼毙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及所部900余人;在华东,日军动用了27万大军,数十艘军舰,172架飞机,激战3个月,死9000余人,伤3万余人,才得以攻占上海;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击败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歼敌2万余人;在武汉会战,日军伤亡达20万人。在敌后抗战的战场上,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努力,克服严重困难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敌人大规模“扫荡”近百次。其中八路军举行的“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歼灭日伪军4.6万人,使日本侵略者遭到严重打击。据统计,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战场包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与日军大小战斗共16.5万余次,歼灭日军150万,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70%。中国人民消灭日本侵略者有生力量比亚洲及太平洋战场上由20多个国家共同消灭的日本侵略者还要多得多。
中国人民在整个东方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的代价最大。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直接承受了日本法西斯的种种暴行,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日本侵略者为了以武力逼迫中国人民屈服,对中国人民实行了当代历史上最为野蛮的屠杀。日军攻占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30万人,是近代史上罕见的兽行。臭名昭著的日军“731”部队,竟然拿无数中国人的身体和生命进行生物、细菌战试验。在解放区战场,日军推行“强化治安”和惨无人道的“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不断对解放区进行“扫荡”、“蚕食”、“清乡”,解放区军民遭到极大灾难。仅在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对冀中区的大扫荡中,就残暴地杀害群众5万余人。在冀中定县北瞳村惨无人道地施放毒气,一下子毒死坑道内抗日军民800多人。据查证,仅东北地区就有60个“万人坑”。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这3500万生灵的死伤,完全是日本军国主义为实现侵占中国、独霸亚洲、称雄世界的野心而给中华民族造成的灾祸。战争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000多亿美元。
(三)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留下极其深痛的记忆和创伤
5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华战争,不但大量杀伤中国军队和抗日武装的有生力量,而且对无辜的中国平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烧杀淫掠和灭绝人性的生物、化学残杀,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有史以来最惨烈、最严重的伤害和破坏。
1、中国军队在战场上作出重大牺牲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0余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33万人、伪军百万余人。但同时,中国军队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共伤亡380多万人。
自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是领导全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唯其如此,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便成为侵华日军进攻的战略重心。解放区军民为拯救民族危亡,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在敌后抗战面临严重困难的1941年到1942年,根据地抗日军民粉碎了日军千人以上至万人的扫荡132次,万人以上至7万人的大扫荡27次。但是,由于日军频繁的、大规模的扫荡、蚕食和残酷的“三光”政策,敌后抗日根据地面积逐渐缩小,人口由1亿降到500万以下,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少到40万人。在冀中“五一”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毙伤日主力军1.1万余人,但同时也遭到重大伤亡,冀中军区部队减员46.8%,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严重破坏,群众及民兵和被掳走的达5万余人。
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尽管统帅部队实行消极抗战、片面抗战的方针,但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些爱国官兵,仍以爱国卫国的精神,进行了淞沪、徐州、武汉、长城等作战。这些部队的广大官兵在打击侵华日军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讨伐”、血洗、屠城、扫荡……惨绝人寰的杀戮
日本侵略军在全面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实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们所到之处,以极其野蛮的手段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成百上千万无辜平民惨死于日寇的屠刀之下。
——“讨伐”滥杀无辜。东北三省自1931年沦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殖民地后,3000万同胞遭受日本关东军的残酷统治长达14年之久。其间,关东军不断地进行军事“讨伐”。他们动辄把数百人、数千人集中起来实施大屠杀。1936年9月16日,关东军抚顺守备队第2中队2000多名官兵包围了抚顺市平顶山,将全村400多户人家共3000多名群众赶到草地上,用机枪和步枪进行集体射杀。有人没死,便挨个用刺刀捅死。第二天,这群兽兵又把尸体堆积在山崖下,浇上汽油焚毁,然后用炸药把山崖炸塌,掩盖尸骨。在这次惨案之后的几天内,他们又对千金堡及新宾县的十几个堡子进行血腥屠杀,被杀者万余人,房屋被烧千余间。除此之外,还有老黑沟惨案、清原镇惨案、白家堡子惨案、四合村惨案、长胜屯惨案等等。关东军在进行军事“讨伐”的同时,还采取所谓“治本”措施,强行建立“集团部落”,逼近老百姓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迁移到指定的“部落”,将原来的村庄一律烧光。从1935年至1939年,关东军在东北共制造“集团部落”13451个,被赶进“集团部落”受尽迫害的农民达500万人以上。辽阔的东北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凄凉的无人区,而在“集团部落”里被冻死、饿死和杀害的更无计其数。以抚顺县为例,1937年冻死、饿死、病死和被关东军杀害的人数,就占全县人口的30%以上。
——血洗沦陷区。中国半壁河山沦陷后,侵华日军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广大地区,以极其残酷的手段蹂躏和残害沦陷区人民。从1937年9月9日至10月9日这30天内,日军就连续血洗了阳高、天镇、左云、灵印、朔县、宁武、原平7个县城,屠杀了约16000多名无辜百姓,焚烧淫掠难计其数。几乎同时,从1937年11月4日到12月12日近40天时间内,日军又在宁、沪、杭三角地带沿交通线的一些城镇大肆屠杀中国平民达30余万人。仅日军第18师团和第16师团在占领芜湖之初,就在城内屠杀了1万余名手无寸铁的市民。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经常滥捕滥杀无辜市民。近年来发现,仅坦敦湖一个屠杀场,就有掩埋被害者尸体的杀人沟60多条。其中的第24条沟埋有尸骨831具,这些遗骸多是头体分离,有的还捆有铁丝,扣着手铐。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当年日寇铁蹄践踏下的沦陷区,无异于一个巨大的杀人场,到处白骨累累,血迹斑斑,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
——倾城大屠杀。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凶残本性的一次大暴露。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对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6个多星期的血腥杀戮。日军进城后兽性大发,滥杀无辜。有的往难民身上先浇汽油,后用枪扫射,枪弹一着人身,火光随之燃起,被弹击火烧之难民,挣扎翻腾,痛苦之极,日寇则鼓掌狂笑,引以为乐。有的令难民脱光衣服,破冰入水捕鱼,看着一个个难民在水中寒栗万状而手舞足蹈。有的把难民残杀后割下人头,挑在枪上,漫步街头,嬉笑取乐。有的故意放火,诱人救火,却用绳子绑起救火者,将其抛入水中。有的把人捆在电线杆上,下面堆起干柴,慢慢烧烤,待人烧焦,才狂呼而去。有的割去难民的耳鼻,有的挖出难民的眼睛,有的把难民当成活靶……他们杀人的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次惨案中,日军集体屠杀中国军民19万余人,零散杀害的居民难计其数,仅收埋的尸体就达15万多具,总数达35万人以上。这场大屠杀,是在日本当局策划下,由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等战犯指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日军集体屠杀南京军民后,将尸体大部扔进长江中,部分用汽油焚烧后掩埋,以销尸灭迹。
据可靠材料证明,仅在1937年12月14日至18日这5天中,日军就销毁尸体15万具,包括2100名伤虽重却未断气的活人。其中,由南京碇泊汤司令部“处理掉”下关地区尸体10万具,由作战部队“处理掉”城内的尸体5万具。
——疯狂扫荡解放区。侵华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实施了所谓的“烬灭作战”,即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从1938年底到1940年,日军对华北解放区发动的千人以上的大规模扫荡多达109次,使用兵力在50万以上。晋察冀边区的崞县,从1938年9月至1939年6月,就有4万群众在日军扫荡中被残杀。1943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北岳区进行了三个月的“秋季大扫荡”,制造了阜平平日惨案、易县寨头惨案、平山岗南惨案、灵寿大寨惨案、井陉黑水坪惨案、平山焦庄惨案等血腥暴行,被残杀的解放区群众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战八年期间,晋绥、晋察冀、冀热辽、晋冀鲁豫、山东、苏皖、中原这7个根据地在日寇的血腥扫荡中,共有318万人被杀害,276万人被掳走。
——残害中国劳工。日本军国主义为了扩大战争,维护其殖民统治,在其占领区实行了极其野蛮的劳工政策,以骗招、强征、抓捕等各种手段,每年掳掠大批中国青壮年到东北、华北等地以至日本本土充当劳工,强制他们从事各种奴隶般的劳役。中国劳工在日本法西斯的残酷压榨下,经受的遭遇之惨、死难之多,为人类文明史所罕见。据伪满交通大臣供称,日本通过“大东公司”、“华北劳工协会”等专门机构,自1931年至1943年间,从关内骗招到东北的青壮年即达857万多人,其中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这些劳工是怎样被残害的呢?原来,日本侵略者在掠夺我国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中,实行了一种惨无人道的以人换煤的“人肉开采”政策。他们视广大矿工的生命如草芥,在东北、华北地区,每开采200吨煤,就要夺去一名中国劳工的生命。他们不管井下安全,不顾劳工死活,驱使劳工在极其恶劣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下,从事超时、过量的劳动,造成成批的劳工被井下事故、流行病疫和过度劳累夺走了生命。劳工死了之后,就被扔进矿山附近的山沟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许许多多的“万人坑”。矿山如此,凡是日本侵略者使用劳工比较集中的地方,也大都有这种“万人坑”。目前,全国已发现“万人坑”80余处,死难同胞约在70万人以上。“万人坑”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疯狂掠夺我国的经济资源,残害我国劳工的历史见证!
——狂轰滥炸和破坏。侵华日军在全面侵略中国期间,无视国际公法,频频出动飞机对中国城乡实施狂轰滥炸,造成了大批人民群众的无端伤亡。日军飞机的空袭范围几乎遍及全中国。按当时的行政区划,除新疆、西藏、台湾之外,其余20多个省份都遭受了日军的空袭。这些旨在毁灭城乡,妄图使中国人民屈服的狂轰滥炸,给我国城乡平民的生命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从1937年7月到1943年7月,全中国因日军空袭而死亡者为33万多人,受伤者为42万多人,总计伤亡76万多人。
3、秘而不宣的生物、化学战:惨无人道的杀人手段
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侵华战争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秘密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大量残杀中国抗日军民。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就处心积虑地想用细菌武器来征服中国、苏联以及亚洲人民。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便积极着手细菌武器的研究。法西斯分子石井四郎是鼓吹细菌战争和研制细菌武器的中心人物之一。1933年,石井在我国东北一手建立了由关东军领导的细菌实验所,又称“石井部队”。嗣后,在石井部队的基础上,建立了两支秘密细菌战部队,一支名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一支名为“关东军兽疫预防部”。“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部又在中国各地分设了许多细菌战支队。1941年,两支细菌战部队分别密称为“第731部队”和“第100部队”,而关东军第659部队,则是这两支秘密部队对外的总称。分布在各地的细菌战部队,长期进行着上世纪最野蛮、最残忍的细菌战实验。他们有计划地大量用活人进行实验。从1942年11月到1945年8月间,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就至少把三四千人用作研制细菌武器的实验品。
细菌武器研制成功后,这些法西斯强盗便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华北、华东、华中等战区滥加使用。1940年7月,731部队长石井四郎亲率一支航空部队,在宁波地区用飞机将70公斤伤寒菌、50公斤霍乱菌和5公斤染有鼠疫的跳蚤,布撒在蓄水池和居民区,使宁波一带发生了鼠疫等传染病。同年10月,在石井的指挥下,日军又一次在宁波上空投下掺有鼠疫菌的麦子、棉花等物,约一个星期后引起鼠疫病流行,当地居民死亡惨重。1942年7、8月间,731部队又派出远征队到南京,在“荣”字1644部队配合下,对重庆和沿浙赣铁路干线的金华、龙游、衢县、玉山、溥江一带,用飞机把130公斤的炭疽热菌、副伤寒菌和鼠疫菌投掷到水源、沼泽地及居民住宅区附近,致使这些地区陆续发生大范围疫病,造成大批平民染病死亡。1942年冬,731部队曾在吉林农安县把带有鼠疫菌的跳蚤散布在田间、水源和民房区,然后又封锁各村并放火焚烧,造成四五千人死亡。
侵华日军不但滥用细菌武器杀害中国人民,而且大量使用化学武器,进行化学战。他们先后在太原、宜昌、洛南、南京、汉口、广州等地,设立制造毒剂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在上海、宜昌、太原等地驻扎有专门从事化学战的部队。这些部队装备有糜烂性、刺激性和窒息性毒剂的化学弹药,如装有芥子气、路易氏气、苯氯乙酮、亚当氏气、二苯氯胂和光气等毒剂的多种口径的化学炮弹、化学迫击炮弹、化学手榴弹、毒烟罐、毒气盒等。据不完全统计,日寇先后在我国14个省、市,77个县、区,使用化学武器1131次。1940年5月,在山东秦安县红山战斗中,日军连续向我军阵地发射毒气弹,致使300名抗日官兵中毒,其中大部分身亡。同年8月,在山东峄县朱沟战斗中,日军使用了以窒息性和刺激性毒剂为装料的毒气弹,使我350余名官兵及许多村民中毒身亡。1941年10月中旬,在湖北宜昌战斗中,日军除使用了毒气炮弹外,还使用了毒剂炸弹,造成1600人中毒,其中600人死亡。日军的化学武器,不仅用于战场,而且用于毒杀无辜百姓。1941年9月,日军在河北宛平县杜家庄施放毒气,伤害学生和居民400多人。更为毒辣的是,日军为了摧毁我抗日军民的地道战术,1942年5月在河北定县北坦村发现地道时,竟将大量的窒息性毒气向地道内施放,使躲在地道内的老幼妇孺800多人中毒死亡。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法西斯暴行,中国人民记忆犹新,永世难忘。
(四)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
自1840年以来,中国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和侵略,中国人民也一刻没有停止过反抗侵略的斗争。但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旧政府的腐败,这种斗争是败是胜全要割地赔款。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彻底的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不但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值得记取的宝贵历史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持久抗战,以弱胜强,以劣胜优,最终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一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
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的旗帜。在1933年,中共中央即以中国工农红军的名义,发出了共同抗日的宣言,并派出了由方志敏等率领的抗日先遣队,挺进浙赣边。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壮举,极大地唤醒了全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抗日高潮的到来。
中国共产党最先提出民族和解,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正确主张,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5年,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的主张。同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接着,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论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方针,在这些理论和方针的指导下,我们党正确解决了“西安事变”,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在全国组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最完整地阐明了抗日战争的军事理论,提出了“持久战”的正确方针,制定了防御、相持、反攻的三阶段战略,排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干扰,指导抗日军民一步步取得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还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根据地成为全国人民所向往的最光明的地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它抗日武装力量承担了对大部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作战的任务,共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120万党员的大党,建立了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的19个解放区,人口近1亿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人,民兵发展到220万人。为新中国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2、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指导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
抗日战争一开始,中国就面临着是依靠人民实行全面抗战,还是依靠国民党正规军实行全面抗战的两种抗战路线的斗争。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产生的人民战争思想,充分地运用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为全党全军和全民族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正确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游击战被提高到战略地位。在党的洛川会议上,毛泽东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的报告。正确地分析了我党在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的纲领和政策,制定了党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确定了我军在敌后进行持久抗战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方针,指导我党我军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告诉全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要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必须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他指出,要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必须充分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战。为了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投身于滚滚的抗日洪流中,毛泽东还提出了创建敌后根据地的理论。他指出,坚持持久抗战,必须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作为敌后抗日力量生存、发展、作战的依托。
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在政治、军事、外交各个领域展开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从正面战场的节节抗击,到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从太行山的游击健儿,到大江南北的抗日英雄;从冀中平原的地道战,到胶东半岛的地雷战;从白洋淀的雁翎队,到微山湖的铁道游击队,日本侵略者陷入了我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像一头野牛冲入火阵,被烧得焦头烂额。
3、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夺取 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日本侵略中国,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形势,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艰难而有成效的努力。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就发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团结一致抗日的呼吁。1933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又发表了关于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团结抗日的宣言,随后不久,又提出了“抗日救国六大纲领”,1935年,在长征途中发表的《八一宣言》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党的瓦窑堡会议进一步提出:我们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反日的同盟者,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使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线上去,这就是党的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面旗帜下,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华人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纷纷投入到抗日的滚滚洪流之中,为国家为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不顾当局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命令,在正面战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日战争的中华民族之魂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全国范围内,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学校,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工农大众,不分民族,不论老幼,都怀着满腔的爱国之情,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民族生死存亡的极大关心,迅速形成了一股锐不可挡的抗日救亡的洪流。学生界、教育界、宗教界、工商界、妇女界都成立了自己的救亡协会。北平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北平学生联合会”;上海有“上海市抗敌后援会”;由何香凝、宋庆龄等妇女领袖倡议的“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是成立最早的全国性妇女抗日救亡组织;遍布全国各地的妇女战地服务团,充分展示了中国妇女在抗日战争中,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民族气节。
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忱。蒙古族人民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威震敌胆,成为全国影响较大的一支回民抗日队伍;朝鲜族人民在长白山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东北地区原抗日联军,广东东江纵队,海南琼崖支队等,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紧密团结,打击日本侵略者。
台湾和港澳地区的人民抗日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海外华侨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给祖国人民反对侵略者以有力声援。
杨靖宇、左权、狼牙山五壮士等人的英雄业绩,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民众血战沙场,为国争光;张自忠、佟麟阁、四行仓库“八百勇士”等国民党爱国官兵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就连孩子都动员起来了。儿童团站岗放哨,冒着生命危险送“鸡毛信”。
正是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中国人民克服了一盘散沙的状况,史无前列地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取得自1840年以来反对外来入侵之敌的第一次的彻底胜利。爱国主义是抗日战争凝聚中华民族之魂,是团结各民族人民的一面光辉旗帜。
5、不懈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帝国主义列强及其瓜分世界的侵略扩张政策,是爆发世界大战的根源。不管帝国主义如何猖狂,全逃不出失败的下场。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历史,就是同帝国主义列强及其侵略扩张政策不懈斗争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5年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中 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反对外来入侵之敌的彻底胜利。在长达100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民曾经饱受侵略、掠夺、压迫和屈辱。因此,中国人民最珍惜和平,最懂得和平之可贵。她把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的和平,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当今世界形势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动之中。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发展,世界总体趋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太平。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联合国成员国有185个国家。国家体制,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差异很大。何况国家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富有贫,不管如何,所有国家都是国际社会一员,应当互相尊重一律平等。各国人民有权选择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走什么样的道路,别国无权干涉。更不能把一个特定条件下的模式强加给众多的国家。这既是违背联合国宪章准则,也是绝对办不到的。我们坚决反对打着“人权”、“民主”、“价值观”等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行径。国际争端只能是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不能通过武力相威胁。所有国际成员国应遵守国际宪章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这样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使世界共同发展繁荣,人民幸福。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知兴衰”。今天,当我们回顾抗日战争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就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真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中国强大,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三、日本军国主义与侵华战争
在近代历史上,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军国主义国家。其军国主义的起源、发展与侵华战争紧密相关。
(一)武士道的历史传统与近代军国主义的形成
日本是一个由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4个大岛和3000多个小岛组成的岛国,面积37.7万平方公里。
历史上,日本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
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此后,武士对日本的统治长达800年之久。其“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忠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在武士统治的几百年里,武士道一直被作为日本社会伦理的基本支柱而加以宣扬。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与武士道的广泛传播,为日本的文化传统打上了鲜明的尚武烙印。
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虽然结束了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和武士等级的存在,但武士道的精神却被新的统治阶级承袭下来,用以向国民尤其是军人和学生进行灌输。所以,明治维新以后,武士道精神仍保持对日本社会的指导性地位。这对于后来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明治维新推翻了封建武士的统治,把日本带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在倒幕和维新运动中,资产阶级与封建武士改革派结盟,下级武士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导权,因而在日本的资本主义改革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从这个角度看,日本的资本主义改革没有缔造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建立了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天皇政体,决不是偶然的现象。
由于对海外资源与市场的迫切需求,加之尚武传统的影响,明治政府从一开始就以军事立国为根本国策,对内谋求“富国强兵”,对外则采取“远交近政”的策略,争取在东亚的霸主地位。为此,明治政府大力扩充军备,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880年,陆军参谋长山县有朋在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提出,“兵之多寡”重于“国之贫富”,扩充军备才是“燃眉之急”。这就把“富国强兵”变成了“强兵富国”,确立了把强兵和对外扩张作为国家首要政策的军国主义路线。
在军队统帅体制方面,明治政府最初实行内阁陆军大臣的武官制,1878年又进行重大调整,将陆军省参谋局改组为参谋本部,独立掌管作战、用兵大权,从而形成了军令权与军政权分离的军事二元制。更为重要的是,参谋本部直奏天皇,而不是内阁,从一开始就处于相对独立的特权地位。这标志着日本近代军国主义体制开始确立。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又规定,天皇总揽军队统帅权,赋予参谋本部长官“帷幄上奏权”,即有关军令事宜可直接上奏天皇,内阁无权过问。这就是所谓的“统帅权独立”。1893年,日本海军也建立了相当于陆军参谋本部的军令部。同年颁布的《战时大本营条例》规定,大本营成员均由陆海军现役军官担任,将文官排除在大本营之外,这就使统帅权独立大大强化。1900年,山县有朋内阁又规定,陆海军大臣也必须由现役将官担任。这一规定造成的后果是,军部可以通过不推荐陆海军大臣入阁辞职而不提名继任人的办法来左右内阁的存废。在此情况下,内阁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必须服从军部,否则只有垮台。
日本军部在国家政权中特权地位的确立,不仅保证了日本军事力量的迅速膨胀,也使日本的近代国家体制完成了军国主义化。军部擅权、军部高于内阁,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在政治体制上最大的特点。
在精神教育方面,军国主义者不遗余力地向军队和民众灌输“天皇”、“武国”思想和封建的武士道。1878年颁布的《军人训诫》将忠实、勇敢、服从作为军人的主要品德标准。1882年,明治天皇亲自向陆海军卿颁授《军人敕谕》,强调从神武天皇以来的日本军队,“世世由天皇统率”,“朕为汝等军人之大元帅,故朕敕汝等为股肱,当等仰朕为首脑。”《敕谕》还为军人规定了以尽忠节、正礼仪、尚武勇、重含义、行俭朴为主旨的道德标准。这显然是封建武士道精神的翻版。军国主义者还用棍棒、皮鞭、剑道、柔道等训练方法培养士兵的野蛮性格。甚至将武士道精神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千方百计培养青少年的残酷心态。
按照通常的解释,军国主义是指为了对他国进行侵略而竭力扩军备战,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的黩武思想、政策和制度。通过种种措施的推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已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完成了军国主义化。
(二)矛头指向中国的大陆政策
日本军国主义将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而它对外扩张的主要目标便是隔海相望的中国大陆。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统一日本的武将丰臣秀吉就曾露骨地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灭亡中国,……迁都于中国,天皇居北京。”为此,他两次发动侵朝征明战争,企图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大陆。两次战争虽均遭败绩,但日本的侵华野心并未收敛。德川幕府中期至明治初期,侵华思潮再度活跃起来。思想家佐藤信渊在《混同秘策》中说:“在世界万国之中,皇国易为攻取之地,莫过于支那国之满洲,”再“以支那为轴统一世界。”明治政府刚一建立,就在1868年3月14日以天皇名义发表的《宸翰》中公然宣称:要“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874年5月,日本悍然出兵中国台湾,腐败的清政府无力保卫台湾,只得以赔偿50万两白银换取日本的退兵。日本首次尝到了侵略扩张的甜头,于是又起兵强占琉球,清政府以“俄事方殷,暂难兼顾”为由,听任日本对琉球的吞并。1890年3月,首相山县有朋又提出了”主权线“与“利益线”的扩张理论。他说:“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有二:一曰捍卫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一曰防护利益线,不失自卫的有利地势。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这里所谓“邻近区域”,所指即为朝鲜和中国。山县有朋的这一理论典型地体现了日本的对外扩张总方针,标志着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
4年后,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正式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战争的结果,日本打败了腐败软弱的清政府,订立《马关条约》,攫取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霸占中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朝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列强的行列,日本的侵略野心也因此而急剧膨胀。军国主义分子趁机鼓吹要将“蛰居的日本”变为“世界的日本”、“扩张的日本”,又一次掀起战争的喧嚣。从此以后,日本军国主义成为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对华侵略频繁不断。
1900年,日本出兵2.2万人参加八国联军,残酷镇压义和团运动,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攫取3479万两白银的赔款,并获得从山海关到北京铁路沿线12个要地的驻兵权。
1904至1905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同沙俄展开战争,结果从沙俄手中夺取了在中国辽东半岛和东北南部的特权。之后,又将东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由此,日本便把东蒙与南满联结起来,统称“满蒙”,视若禁脔。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趁机出兵山东,攻占青岛,并控制胶济铁路线,取代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地位。
翌年1月,日本又利用袁世凯急于称帝的心理,向中国提出极其刻毒的“二十一条”,企图将中国完全变为日本的附庸国。这意味着日本侵华政策已由参与列强侵华进入了谋求独霸中国的新阶段。
但由于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情绪日趋高涨,英美等国也联手反对日本独霸远东,日本军阀深感凭借“二十一条”独霸中国难以实现,于是改变侵略手法,转而着重向中国东北地区扩张。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田中义一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的主题便是讨论制定独吞“满蒙”的政策和计划。会后,田中义一整理了一份题为《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的秘密文件,于同年7月25日上奏天皇。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奏折赤裸裸地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从而道出了先夺“满蒙”,后取全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狂妄野心和侵略步骤。这无疑是日本大陆政策最典型最露骨的表述。
《田中奏折》的设想很快付诸实施。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奉军统帅张作霖,企图趁乱占领东三省。1931年9月18日,日军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正式拉开了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帷幕。尔后迅速占领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1933年又开始染指关内,吞并热河;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策动华北特殊化,企图将华北五省从中国分离出去。中华民族被逼到了灭亡的边缘。
(三)法西斯军国主义体制的确立与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的大陆政策从根本上决定了日本军国主义必然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崛起,又使传统的军国主义法西斯化,进一步加速了日本的战争步伐。
日本的法西斯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早在1916年,日本民间法西斯鼻祖北一辉和另一名法西斯思想家大川周明就提出,要用“天皇归一”来统一国民思想,用“国家改造”来建立天皇制独裁政权,使日本尽快强大起来,以取代欧美列强,成为亚洲霸主,进而“执世界之牛耳”。
一战结束后,日本面临着种种矛盾,在国际上,美英等国为阻止日本独霸远东,利用华盛顿条约限制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并强迫日军退出山东。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运动步入一个朝气蓬勃的新时期。这一切,都成为日本独霸远东的巨大障碍。在日本国内,以1918年的“米骚动”为开端,日本进入了危机四伏的时期。1920至1921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1927年,又遭金融危机的打击。日本统治者竭力将危机转嫁给劳动人民,因而激化了同劳动人民的矛盾,工人罢工、农民抗租斗争此起彼伏。在此形势下,日本统治者决心以恐怖政治来维护其统治,用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矛盾。日本法西斯就是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应运而生并畸形繁衍和蔓延的。
1919年,北一辉、大川周明拼凑了日本第一个法西斯组织——“犹存社”。随后,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纷纷破土而出。其中,以平沼骐一郎为会长的“国本社”拥有会员20余万人。
上世纪20年代初,法西斯思想开始在日本军队中蔓延。1923年,法西斯军官永田铁山、冈村宁次、小田敏四郎、东条英机等纠集一批佐级幕僚军官,成立了日军第一个法西斯组织“二叶会”。尔后,“本曜会”、“天剑党”、“玉师会”、“一夕会”、“爱国社”等军人法西斯组织相继出笼。1930年9月,日军参谋本部少壮派军官桥本欣五郎等成立了日军最大的法西斯组织——“樱会”。军人法西斯队伍迅猛壮大。
在日本的法西斯化进程中,军人法西斯发挥了重大作用。由北一辉、大川周明提出的法西斯思想经军内法西斯加以补充,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法西斯思想体系,即:通过“天皇归一”的忠君思想,树立以天皇绝对权威的“国体意识”;依靠军队进行“国家改造”,废除政党政治,打击保守派统治人物,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通过实行国家总动员建立总体战体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夺取远东霸权,完成“昭和维新”。
为实现上述目标,法西斯军人加紧策划侵华事件。与此同时,在日本国内先后制造了1930年的暗杀滨口首相事件和1931年的三月政变、十月政变,法西斯气焰极为嚣张。三月、十月两次政变虽以失败告终,却给政党政治以沉重打击。同年12月成立的犬养毅内阁不得不起用陆军大将荒本负夫为陆相,以迎合法西斯势力。
十月政变以后,围绕建立法西斯独裁的途径问题,日军法西斯阵营分裂为“皇道派”和“统制派”两翼。前者以荒本负夫、真崎甚三郎挂帅,主张以流血政变夺取政权;后者以杉山元、永田铁山、东条英机等为首,主张以合法手段实现军部独裁,反对流血政变。
1932年5月15日,皇道派军官公然枪杀首相犬养毅。统制派在老财阀支持下,迫使荒本辞职,而统制派的灵魂人物永田铁山则就任陆军省军务局长,着手实行压制皇道派的“肃军”措施。1935年8月,皇道派军官相泽中佐持刀闯入永田铁山办公室将其砍死,两派斗争进一步激化。1936年1月,统制派下令将皇道派军人的大本营第1师团调往中国东北。皇道派军人被激怒,遂于2月26日发动大规模流血政变,杀死内大臣、藏相、陆军教育总监等人,首相冈田启介侥幸逃脱。统制派利用手中权力平息了这场叛乱。这一事件成为日本法西斯运动的重大转折点。皇道派的叛乱虽遭镇压,但他们的政治目标却由统制派实现了。统制派借叛乱要挟政府说:“政治的主导权如不让给军部,就会发生第二、第三个二·二六事件!”由统制派扶持的广田弘毅内阁对军部唯命是从,军政大权完全落入军部之手。至此,日本的法西斯军国主义体制正式确立。
日本法西斯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新的法西斯主义与旧的军国主义相融合,便形成了更好战和更富于冒险性的法西斯军国主义。
法西斯军国主义体制确立后,日本的战争步伐大大加快,全面侵华战争随之进入了具体准备阶段。
首先,修改《国防方针》,制定《国策大纲》,加紧扩军备战。《国策大纲》规定,日本的“根本国策在于国防与外交相配合,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方面发展。”这实际上是一个吞并东半球的大规模扩张方针。为适应这一扩张方针的需要,1936年6月修改后的《国防方针》提出了昭和新军制计划,规定日本武装力量应扩充到陆军50个师团,空军142个中队,海军主力舰12艘、航母12艘、其他舰艇194艘,海军航空兵65队,力求使陆海军实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与此相应,日本的军费开支急剧增加,直接军费由1931年的4.55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30.9%,骤增至10.78亿,占总支出的47.2%。同时,大力推进军事工业的发展。陆军省在《重要产业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力争在五年内制造飞机1万架、汽车10万辆,生产钢材1000万吨。
其次,制定《1937年度对华作战计划》,并决定增兵华北,强化对华战争准备。新的对华作战计划规定,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对华北要出动8个师团,必要时还可能在华北五省同时作战;在华中方面投入5个师团,占领和确保上海、杭州、南京三角地带;对华南,大致动用1个师团。该计划中规定动用的兵力数量较之1935、1936年度计划明显增加。“二·二六”事件后不久,广田内阁即决定增兵华北 ,强化已有的中国驻屯军。据日方记载,至1936年6月,中国驻屯军由原来的1771人增至5774人。而据上海《申报》馆1936年9月的调查,其兵力已达1.4万人。中国驻屯军的强化为日本在华北地区发动大规模战争作好了军事准备。
第三,在外交上,同德国法西斯达成反共协定,初步形成国际法西斯主义联盟。1936年11月25日,日德双方在柏林缔结《日德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正式加入国际法西斯阵营,从而为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找到了盟友。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中国驻屯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事变。以此为标志,筹划已久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终于爆发。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也付出巨大牺牲。日本法西斯为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殖民帝国而发动侵略战争,这是历史事实。但直到今天,日本仍有一些文人、政客蓄意歪曲事实,把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美化为“自卫战争”。正如日本一些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应首先记住日本的侵略挑起了这场战争,”日本是侵略者而不是受害者。
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不会称霸,这完全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和平诚意。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十分重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长期稳定地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包括日本在内的和平友好关系,这对于促进亚太地区的稳定、创造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周边和平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观当今世界,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抓住机遇,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有可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QQ空间留言代码,非主流QQ空间留言代码是时尚年轻的世界,我们致力于最新最个性的QQ空间留言代码,QQ空间免费留言代码,QQ空间4.0留言代码,天天更新最时尚的QQ空间留言代码
 

Copyright © 2008 - 2009 QQ空间留言代码,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QQ空间留言代码站
1024x768环境下显示全屏